本报曾多次报道“山这边”的我市溧阳与“山那边”的安徽郎溪、广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比、学、敢、帮、联”的故事。如今,“山两边”谱写出了新篇章。
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自去年1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如何以县(市)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连日来,记者在苏皖边界走访,看到溧阳、郎溪、广德三地正拉开区域联动的序幕。
在与郎溪毗邻的社渚镇,溧阳市优鲜到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风岸告诉记者,他近阶段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找到了食用菌培植需要的原材料竹枝竹片了。今年,公司在社渚镇王家村建了3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需要100吨左右的竹枝竹片作为培养基料,没想到郎溪县竹制品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料正好满足公司需求。许风岸说,苏皖合作促成资源共享,带动了两地共同发展。
2015年底,溧阳首倡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2016年9月,溧阳与郎溪、广德签署关于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并编制示范区发展规划。去年2月,江苏、安徽分别将合作示范区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基于三地发展互补性强且已有良好合作基础,国家发改委函复江苏、安徽两省,批复示范区发展规划,区域合作由此迎来新机遇。
面对新机遇,溧阳市云鼎尚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越过边界,在广德县邱村镇投资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20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建设。据公司董事长徐荣介绍,加工基地建设是公司借力安徽市场的第一步,今后,将进一步开发农旅综合体项目,到明年底,不仅带动溧、郎、广三地农副产品的推广、销售,还将吸收广德当地50多人就业。
优鲜到家食用菌种植基地与云鼎尚惠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的落地,得益于“苏皖合作,供销先行”。在现场指导的溧阳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芮子遐告诉记者,溧阳与郎溪、广德地域、经济、文化各具优势,为了取长补短、整合资源,今年,溧阳供销合作系统主动与郎溪、广德两地供销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致力在为农服务、振兴乡村方面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到目前为止,溧、郎、广三地已有8个涉农项目携手共同推进,包括原材料供应、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旅游等,另有3个项目正在前期对接。芮子遐表示,三地供销系统抱团发展,将最大程度地融合三地资源、人才、产业等优势,不断提升为农服务力度,从而持续推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在溧阳供销合作总社的部署下,社渚供销社依托富庄锦绣农贸市场和“水上浮庄”农业生态园建立苏皖合作示范点,挖掘并吸引“苏皖”特色农产品入驻农贸市场,同时,通过“水上浮庄”融合苏皖地区自然资源、民俗风情、乡村文化,带动农村发展。据社渚供销社主任陈龙贺介绍,目前,在锦绣农贸市场摆摊设点的安徽商户越来越多,来自安徽的特色农副产品也越来越多,每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带动安徽地区300多人就业,后期还将设立“苏皖”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直销点,进一步拉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水上浮庄”项目还将融入安徽黄梅戏、梅渚烟花等元素,并融合三地旅游资源,拓展旅游链,促进农旅共同发展。
“溧、郎、广三地目前已经形成共识,将通过建立三级供销合作体系,在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农旅融合发展、精准扶贫、基层示范、人才助农等方面‘互联互通’。” 芮子遐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的不同特色,在苏皖供销合作平台上进行多方位的协作联动。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伴随三地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建立,多方互动已初显成效——
借助社渚镇“中国青虾第一镇”品牌优势,三地通过建立养殖协作模式,郎溪、广德去年在社渚青虾交易中心的交易量超过50万斤。
苏皖合作示范区网上人才市场的建立,为三地群众提供更大就业平台。目前,郎溪、广德到溧阳就业人员超过3000人。而三地异地医保结算政策的落实,已为百姓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加便捷的就医环境。
交通的对接,打破了就学的“楚河汉界”,郎溪下吴村许多学生每天坐上开到村口的校车,前往20公里外的社渚镇社渚初中上学,相比到郎溪县城上学近了一半路程。而三地教育联盟的成立,使溧阳学科带头人定期前往郎溪、广德,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源。
可以说,苏皖合作正逐步形成区域发展大格局。 朱跃芳 李金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