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发布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方案。就有关问题,记者专访了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主任刘洪俊。
记者:2000年前后,供销合作社进行过一次体制改革,此次深化综合改革的理念是什么?
刘洪俊: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和《中央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进行的具体部署。此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三农”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要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此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刘洪俊:一是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供销合作社是覆盖最广泛、体系最完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家庭经济、合作经济、国有经济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体系;供销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深化改革有利于更好落实政府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控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销合作社一头在农村、一头在城镇,深化改革有利于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平等交换,形成城乡统筹联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同时,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经济组织。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把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发挥好,可大大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记者:早年的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商品供应的代名词。现在的供销合作社,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刘洪俊:现在,供销合作社正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合作、从传统经营服务向现代流通业转变。这次,中央《决定》赋予了供销合作社新定位和特定的法律地位。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的新定位,这从功能上强调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
记者:中央《决定》赋予供销合作社特定的法律地位,能具体说明一下吗?
刘洪俊:供销合作社具有独特的组织和服务体系,组织成分多元,资产构成多样,地位性质特殊,既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又承担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务,既有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的特点,又履行出资管理社有企业的职责,既要办成以农民为基础的合作经济组织,又要开展市场化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很难归入到机关、事业、企业、社团四类法人中的某一类来进行定位。因此,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中央《决定》提出:为更好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必须确立其特定法律地位,抓紧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适时启动供销合作社法立法工作。
同时,由于供销合作社组织服务体系的独特性,要稳定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参公管理,并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双线运行机制”。
记者:我市目前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是怎样的?
刘洪俊:目前,我市供销合作社有5个辖市区供销社、18个基层供销社、15个社有企业、8个社管协会。已组建18家镇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领办2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办了111家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发展农资连锁网点474家、农产品直销店78家。
记者:此次综合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刘洪俊:这次综合改革将紧扣“三大重点”。
一是加强基层社建设,在农村改革中改造自我,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向涉农乡镇、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覆盖,构建农民主体、利益联结的新型合作组织体系。
二是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在联合合作中改造自我,供销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建设层级联合、城乡互通的新型经营服务和为农服务体系。
三是优化联合社治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在职能转变中改造自我,建设双线运行、规范协调的新型组织管理平台和为农服务管理平台。
到2020年,把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为农服务功能完备、经营服务网络健全、市场化运行高效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形成定位准确、职能清晰、优势独特、活力倍增的发展新格局。
记者: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供销合作社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刘洪俊:着力三大方面。
一是打造助农经营平台,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以社有农资企业为龙头,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构建“测土配方实验室+高产示范基地+农资组合套装+庄稼医院+农飞防服务”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为现代农业经营提供物资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今年我市启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飞防服务,至今已开展作业5万多亩次,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打造惠农服务平台,提升农村现代流通水平。实施农产品流通兴农工程,以农产品公共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水平,构建“农产品品牌+农合联(合作联社)+标准化基地+精深加工+农村电商”的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我市供销社培育的“茅山竹海”农产品公共品牌,已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11600亩,联结57个专业合作社,在市内外建办“茅山竹海”实体门店10家,共有16类117个品种的地方名优农产品纳入“茅山竹海”品牌营销体系。
三是打造联农合作平台,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实施基层社姓农工程,以基层社为主体,推进社村合作、社社合作、社企合作、社银(保)合作,带动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构建“供销合作+生产合作+消费合作+金融合作+土地合作”基层合作组织体系,增强基层社及其创办的“农合联”、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度,增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创建15家“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规范建设5家综合性农民合作社、10家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0家镇级“农合联”,提档升级30家三星级以上为农综合服务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