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金坛市社不断加强信息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内外宣传工作,为金坛市供销合作社的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金坛市总社在政府机关评比中位次晋升了9位,信息宣传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得益于: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近两年来,金坛市社每年制定《信息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围绕当年工作中心,确定宣传重点,下达目标任务,明确信息宣传要求,为信息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辖市(区)供销社中,金坛市社首家建立并健全考核机制:一是对各单位、科室信息数量实施量化考核,完不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单位、科室主要负责人不能列为年度先进个人评比;二是采用稿件实施量化计分,其中被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采用的分别计30分、20分、10分和5分,并按录用等级实施稿费奖励。这项制度确立了信息工作的地位,极大调动了信息员的写作热情。 二、组建队伍,唱响为农服务的主旋律 信息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报送,与信息员的信息意识、工作积极性及素质高低密切相关。金坛市社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对他们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写作水平。金坛市社主要领导亲自对每篇稿件进行审核、批注,领导的参与不仅保证了稿件的质量,提高了信息员的写作能力,更是对信息员写作的鼓舞。2010年,郭小剑主任撰写的《从卖烟人到养蟹王》在中华合作时报上发表,在他的榜样带动下,系统上下全年共组稿64篇,其中有39篇被各级媒体及网站采用,内容从经纪人培训到“三社”建设,从项目建设到网络建设、从作风建设到行风建设,从在职党员到下岗职工……唱响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旋律。 三、齐心协力,彰显供销新业绩 金坛市社的信息宣传之所以成功,还得益于“活水”——拧绳抱团的供销社人开拓的一项项新业绩。深化农资公司改革,建立农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市化肥淡季储备机制,保障农业生产需求;推进“三社”建设,组建全省首家“江苏省苏南花木专业合作社联社”,仅一年就实现销售1.6亿元,成立常州市第一家镇级“农合联”,争取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得到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的肯定;以市茅山绿壳蛋鸡专业合作社樱花农产品销售中心为窗口,联合全市名优农产品“抱团”创市场,在海峡两岸农展会上,碧润水芹在获名优农产品称号的同时,还和建昌红香芋同获畅销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共计1752人次,已有760取得资格证书;供办工业创汇5200万元……一股股灵动的“活水”就这样浓缩在信息员生动的笔下。 信息宣传工作是全员性的,每一位供销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提供信息线索,发表自己感想,宣传先进事迹、弘扬供销精神,共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给我们内部带来正面促进效果的同时,赢得外部的理解、支持和合作,真正做到为供销社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坚强的舆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