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日报)全市采取五项措施——做强基层供销社
发布日期:2016-10-24

    

    在金坛区薛埠镇供销社罗村为农服务中心,记者日前看到农民正在与农技员探讨田头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薛埠供销社主任刘罗平告诉记者,这是服务中心为农户设立的“庄稼医院”,田间作物遇到疑难杂症,都可到这里找农技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让农民心甘情愿加入合作社,实效是前提。罗村的李老伯说,他家有8亩多田,以前收成好坏全靠天,除去农药化肥等投入,一般1亩田1年能赚500元,已经了不起了。“现在,8亩多田全部转让给了合作社,每亩每年租金800元,我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拿近1800元工资,太划算了。”

    这是薛埠镇供销社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二次就业的一大新举措。据刘罗平说,仅罗村,就有6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流转的土地由专业合作社采取“大托管”方式,对稻麦等经济作物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并冠以“茅山竹海”品牌实行统一销售。

    在朱林镇供销社,记者了解到,他们用“基层社+农合联+村委+专业合作社”融合方式,帮助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朱林供销社主任兼朱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李林芳,从2013年10月起一肩担两职,这也是区供销社创新治理机制、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的一个尝试。李林芳说,由朱林供销社牵头成立的朱林镇“农合联”,已为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开展培训150多人,提高村民种植、养殖技能和市场营销水平;推荐“惠农”贷款520万元,并通过基层社为“绿坛蔬菜”和“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获得农综开发项目扶持资金200多万元。

    “基层社+”模式,是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一种尝试。记者了解到,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市基层社发展仍不平衡,不少地方基层社经营服务设施陈旧、人员老化、人才匮乏,为农服务综合实力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的问题依然突出,成为我市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为此,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刘洪俊说,他们将从五方面展开行动。

    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联合社资源更多投向基层社,出台激励政策,调整管理模式,制定基层社改革发展计划,开展“社社到”督查活动。

    创建“三体两强”示范社。对实力较强、运行较好、为农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基层社,按照自主经营实体、农民社员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综合实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的要求,全面升级做强,建成“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

    改造薄弱基层社。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投资、自筹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农民社员入股等多种方式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巩固服务阵地,拓展经营业务,扩大与农民的合作,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探索试点“农综社”。开展打造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试点,发展生产、供销、消费、信用、土地、教育等合作,探索农民以不同形式加入,落实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

    着力拓展基层社经营服务领域。鼓励基层社与农资等涉农企业联合,建办现代农业(供销)综合服务中心或农机、植保、劳务等生产服务类合作社,整合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和技术服务资源,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对接全国、省供销总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等领域,兴办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

    

    

 

主办单位: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6层

电话:0519-8568360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