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推进为农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2006-07-30

  为加速推进系统下半年为农服务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社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7月26日至28日,市总社副主任徐元金带领各辖市、区社分管业务主任、科长和总社相关处室负责人一行赴南通、盐城两市社进行了参观学习。
  一、学经验、赶先进,合力建好为农综合服务的平台与载体
  为期3天的学习考察,先后参观了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社区服务中心、正余镇瑞丰村社区服务中心、海门市包场供销社四青作物产销协会、南通市志堂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东台市民星蚕业合作联合社、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情况介绍与座谈交流,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深深感到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南通、盐城两市供销社系统从发展为农综合服务社入手,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南通市供销社在兴办社区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善于创新,形成由供销社牵头组建、各相关部门齐抓共建的机制。服务社在选址建设上做到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精心布点;在投资、经营上实行市场化运作,行政村(村委)提供场地、供销社实施改造、承包人承担经营责任;在服务上力求达到项目多、功能全,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向党委、政府领导的汇报,积极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他们的做法获得了农民、政府、供销社自身三方满意的效果。
  东台市供销社注重推进组织创新,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植龙头企业,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发挥带动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东台市18家基层供销社参股47%的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与市蚕桑中心发起建立民星蚕业合作联合社,下设20个合作社、50个分社,联结区域内的20个蚕桑技术服务站、9家缫丝企业、1个蚕种厂和占总数99.8%的4.8万户蚕农,创立了“公司+合作社+工厂+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蚕业合作社的运作,落实了合同购销,实现“订单农业”,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把蚕农和茧丝绸公司以及加工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使贸工农三方都进入到茧丝绸产业化的大循环之中,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找差距、抓重点,增强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通过对南通、盐城两市供销社的学习考察,找到了差距,统一了认识,明确了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南通、盐城的经验说明只要精神不倒,就能克服困难,推进发展。我市供销社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改革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但目前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求真务实,通过加快改革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增强自身为农服务的实力。
  二是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我市供销社要实现新的发展,既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又要与时俱进,用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各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突出重点,培植亮点。要坚持开放办社的宗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供销社实力。
  三是要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供销社事业发展的根本。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办社宗旨,离开了“三农”,供销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南通、盐城两市供销社系统通过强化为农服务工作,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为农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信赖与赞誉。我市供销社系统要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高举为农服务大旗,强化以农为本、富农兴社的意识,心系农民群众,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富有成效地做好服务“三农”的工作,[FX:PAGE]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充分体现出供销社的社会价值。
  四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供销合作事业。各级供销社要通过汇报、沟通、宣传等方式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形成供销社与相关综合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合力。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供销合作社工作宣传力度。突出工作亮点,宣传先进典型;突出为农服务,宣传供销事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办单位: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6层

电话:0519-8568360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1

苏ICP备05003616号